坚持“弘爱求实、人人发展”办学理念 再创学校新发展
新三年规划(2006年——2009年)(纲要)
一、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1、“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理念的再思考
“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核心是“以爱育人”。爱的基础是责任,对教师而言即是在爱岗敬业中弘扬师爱,体现责任;对学生而言即是在承担责任中实现成长,培养责任。
“弘爱求实”倡导“弘爱求实”倡导求实、重实、践实精神,即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探究规律,实践可行,富有成效。
概括起来说,我们对“弘爱求实,人人发展”更深入的思考是:以爱育人,弘扬师爱,体现教师责任,培养学生责任;探究教与学的规律,研究教法、学法;务实进取,营造学校师生乐教乐学的氛围。
2、办学目标和策略方针
今后三年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继承和发扬学校“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传统,坚持“以爱育人”的办学特色,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学校文化高雅、教育教学优质、学校管理科学、有示范功能的区域品牌学校。
为此,在坚持和提升“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我们的策略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并行,突出开拓创新;扩大外延和发展内涵并举,重视内涵发展;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开拓创新、内涵发展,文化建设”实现办学目标。
二、营造“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机制
1、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弘扬学校“以爱育人”的优良传统,育人重育德。改革学校德育实施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政治思想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发掘学科育人的内涵,大力推进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的主体性德育,拓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渠道,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使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健康身心的社会合格的建设者。
2、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以爱育人的德育教育旨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人格完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在不同年级以不同教育目标和要求相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爱的递进过程。制定各年级教育目标、活动项目、内容要求。
继续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三义”、“三德”、“三观”教育,积极推进民族教育与生命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续深入开展“唐诗宋词吟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注重德育队伍建设。从大德育观出发,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学校政治思想课和学科德育的内涵;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活动;学生参与的各种校外实践活动。学校将研究这三方面育人功能和互相作用,进一步实现德育课程育人的功能。
3、德育工作实施方式和途径
构筑“全员、全程、全面”的德育方式,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主要功能。学校的全体教职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始终将德育放在核心地位,成为全员育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工作要看结果,更要重过程。
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途径。同时建立起与社会、家庭相联系的育人网络,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和学生家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拓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工作。
三、构建“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1、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要拓展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领域,让学生的潜质得到发掘、个性得到发展、特长得到发挥,并从中体验自身发展和获得成功的乐趣。今后三年学校构建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和发展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突出课程的整合和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总体思路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以适合人人发展及个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之需要;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以优化基础型课程、发展拓展型课程、探索研究型课程为策略目标,以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特点和改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促使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及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
2、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学校课程
根据二期课改要求,在《争创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对三类课程制订不同的实施策略,采取不同的实施措施。
u 基础型课程:夯实基础,优化教学,重视方法
u 拓展型课程:提出原则,注重结合,突出三性
u 研究型课程:弹性操作,多元结合,讲究实效
3、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研究教学策略,探索符合学科特点、体现学科规律、具有自主学习特点的学科教学建设为重点,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逐步实现由教师“教”为重点向学生“学”为重点的转变。在研究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学科要逐步形成自身学科的教学的特点。
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学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多网合一技术,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改变课程显现的方式和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式,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
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构建校本研修平台。
实施校本研修,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教研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更深层次地将这一理论思想与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相联系,开展以“以爱育人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
5、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促进人人全面发展。
注重构筑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激励的评价赋予学生自尊自信、增添学生获得成功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科能力、思想品德和心理习惯等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恰如其分地给予学生激励,发挥激励的正面引导效应。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获得成功的愉悦。
四、提供“弘爱求实,人人发展”的良好条件和保障机制
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重视师德建设,加强教师教育责任,提倡爱生敬业。树立身边的榜样,用事实说话,坚持正面引导,强调自我教育,形成一种讲责任、比贡献,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氛围。建立学校师德考评机制,在评优、晋级、选干、进修等方面加重师德的权重,采取师德一票否决制。
建立激励机制,提倡适度竞争。不断调整和完善学校教师考评奖励制度,从物质、精神、培养和使用等方面激励教师。为师德良好、业务优良、教有特色、管理到位、关系和谐、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职员工提供各种各类奖励,形成促使教职员工良性竞争;对不称职、不负责任的教职员工要加强教育,或采用换岗停岗的方法进行整改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以此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2、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树立依法办学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定学校与社会环境和服务主体的关系,依法自主办学,与社区形成良性互动。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发挥其参与学校管理作用。学校内部管理注重满足教工职业成熟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在组织结构、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教工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合作环境,以奋进的事业、良好的待遇和融洽的情感凝聚人心。学校管理服从学生培养目标的需求,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的满足,创设一种友爱、上进、和谐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群体活动组织管理能力,增强自主、自立、自尊和自强精神。
建立校内反馈机制,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和科学。运用学校党支部、行政班子的集体力量,以及校务会、教代会、党派组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家委会的力量,在学校决策过程中发挥反馈作用。同时学校建立更加广泛的决策咨询机制。在实施教育教学重大举措的过程中,建立自评与互评、学生评定相结合的反馈机制。
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让更多业务水平高、政治素养好、沟通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管理层面。
加强教研组建设,在实行年级组综合管理的条件下,要特别保证教研组的学术氛围和教学质量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