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2-01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学习体会
94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连听5节课,对当前中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下午,温总理在学校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北京市部分教师代表对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并和教师一起讨论。最后,温家宝强调,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他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教无德不立,德无教不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关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素质,自觉肩负起教育的使命,是徐汇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建设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为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徐汇教育的基本要求。

根据市、区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学校也组织全体教职工共同分析查找了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形成思想共识,为制定好本单位的具体制度奠定思想基础。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联系学校、个人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自查工作重点要搞好“七查七看”:一查贯彻教育方针情况,看是否有违背教育方针和政策,重教书轻育人;二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情况,看是否有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行为;三查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情况,看是否有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材料和商品、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乱收费等问题;四查遵守会公德情况,看是否有赌博,违反社会公德现象;五查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情况,看是否有语言不文明、衣着不得体、言行不检点行为;六查关心集体、尊重同事情况,看是否有损害集体荣誉和不利于团结的言行;七查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情况,看是否有作风不踏实、纪律不遵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三爱”、“三全”、“三让”活动:三爱(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落到行动之中。

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的思想有了较大飞跃,对师德有了更深认识。新《规范》将原来的八条修改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并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内容。保护和扶助学生,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新规范中所规定的“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要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成为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这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着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促使我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学生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教育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要学会宽容,要坚持表扬为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们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更好地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不仅仅有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不断学习充电,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以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更远。

黄亚胜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06号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2024年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