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日方称为日清战争,国际通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指的是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
前奏:
在此之前,中国和日本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凌,也各自寻求摆脱欺凌,谋求自强的途径。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日本则进行了明治维新。虽然比中国的洋务运动晚了八年,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日本在经济框架设计上强调“忧患”把控要害以我为重自成体系,摆脱了被列强肢解控制的命运;在经济生产经营上,兴办把控要害型的官营企业,同时大力扶植和广泛发展民营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经济技术上,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积极“精细”的进行现代工业化技术的内部自我消化;在经济市场方面,废除地方关卡,统一货币,撤销一系列阻碍市场统一的制度和组织;在经济流通方面,大力建设效能化的铁路和公路,改良交通工具。教育上,普及义务教育,确立了“知耻”“尚武”“忠孝”的意志意识习惯的对应训练方式,灌输“和魂”,培养“洋才”;在经济对外方面,利用金融手段强力维护国内生产阶层的利益,有效的避免了国外势力对国内利益群体的盘剥和控制,并积极扶持国内的民营企业大步走出去效益化投资,最大条件的满足国内发展对紧缺的资源、产品和技术的需要。政治上,削弱地方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颁布宪法,实行选举,并采取措施废除实际存在的等级阶层的特权称号和待遇,建立起以天皇为核心的威权控制机制。文化上,开放争鸣,促发了学者研究的活跃和思想启蒙,形成了皇权信仰和东亚圣战的理念。宗教方面,政府大力鼓励对天皇统治起重要维护作用的“神道”教,定其为国教,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法律上,通过“精细”地分析鉴别引入和吸纳,在宪法基础上,订立了法式刑法、法德民法和美式商法,为己所用。军事上,采购军备,发展自身军火工业,推行全国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军队——皇军,标准训练军队,积极扩军备战;大力提倡和灌输“武士道”和军国“圣战”观念。日本自身实力强了,它也想和其他列强一样分一杯羹,成为列强之一,于是将目标指向了它眼中的“弱者”——朝鲜和中国。
明治天皇睦仁
下诏变革
为什么,日本非要把目标指向朝鲜和中国呢?很简单,他俩是软柿子。正好通过他们“失之俄美,取偿于亚洲”。人家是不是软柿子,你怎么能知道?试一试,不就心里有数了么。怎么试呢?三把牛刀:目标琉球,挑衅台湾,找茬朝鲜。
琉球本来是中国的属国。年年给中国进贡的。但中国不重视海防,所以在1609年,也就是在明朝抗日援朝战争之后,琉球被日本将军德川家康下令侵略,占领了45年,此间琉球被迫给日本进贡。明朝灭亡之后,1654年,在清朝干预下,日本势力退出琉球王国。第二年,琉球王国向清朝朝贡,确立了清朝属国的地位。1868年,明治维新的第一年,日本对琉球的心思就又动了。并单方面将琉球王国划归鹿儿岛县管辖。
琉球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