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08-12-0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是对新时期基础教育领域培养目标的总体性确认,对于今后的教育发展和教育创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学校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会。

    我们认为,美育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灵之泉,能够缓释逐渐加大的学业紧张气氛,也能够对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美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作为,和德育一样,她也需要得到社会资源的充分支持。在上海各界的努力下,美育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与学校互动氛围。从2001年起,上海市文明办等单位,就频繁组织艺术家和文化名人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使上海的青少年能够在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得到美的熏陶和高雅艺术的滋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感受到美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使得品尝高雅文化和亲近艺术培训都变得非常自然。根据本校的调研和博雅活动推广的经验,我们发现,对于历史和艺术宝库中那些人类文明的精华,学生和家长从总体上是崇敬和向往的,关键是谁来普及和如何引领。

    众所周知,昆剧艺术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它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采,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享有崇高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称之为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一次偶然机会,笔者邂逅了从“长生殿”舞台上走下来的“唐明皇”扮演者、原上海昆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蔡正仁和《长生殿》的主创人员唐斯复两位老师。昆曲这一民族文化瑰宝、高雅艺术何以在当今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引起兴趣爱好、培育“粉丝”知音,这是在交流中我们探讨、谈论最多的话题。两位老师认为,只有让广大青年学生喜爱昆剧、欣赏昆曲,才有这一艺术永恒的生命力。在今天的国际视野、时尚引领、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我们深知“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只有长期、有效地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落实推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才能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教育维系着国力兴盛,在构建和谐、科学发展的十七大精神引领下,如何建设文明、高雅、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高尚情操,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要推广民族传统文化,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体验、尝试和实践。让民族艺术奇葩常开常艳。

    曾记得一位学者这样说,办学就是“办文化”。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教育人的地方,办学的最终目的是在追求人的自我完善的同时为社会文明提供动力和源泉,提升人的素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办学就是要讲究文化内涵,把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进行到底、进行到位。“办文化为上”的学校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教育真是社会的事、大家的事。唯有打开校门办教育,借助社会的力量,扩大、集聚和辐射社会上的各种优秀教育资源,才能使建立在社会大背景之中的现代学校教育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应是我们把学校教育放到社会这个大视野来“整合”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教育全程质量的“稳定”是源自于教育内部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教育外部资源开发的最大化的两者结合。(杜育敏/作者系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校长)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