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而且真心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但今天,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了。令父母们感到困惑的是,尽管想尽了一切办法,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替孩子规划未来,孩子却不见得领情。他们厌学,他们说生活太没劲,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甚至要反抗父母为他们规划好的将来……
爱,是没有条件的
不少父母喜欢夸耀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还喜欢拿自己家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这样的做法,事实上在给孩子传递着一个信息:因为你有这些优秀表现,所以我喜欢你。而真正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孩子有许多优点固然值得父母为之自豪,但是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的缺点就减少对他们的爱。爱孩子,是爱他(她)的整个人,包括优点和缺点,爱不可以当做交换的条件——你达到了我的要求,我就喜欢你。更何况优点和缺点的衡量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相当多的情况下,父母眼中的优点或要求孩子达到的目标,其实反映了父母自己的需要,并不一定是孩子自身的成长需要。父母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怀疑这种爱的诚恳性和可靠性,因为既然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它就有可能会失去。一种随时可能会失去的爱,又怎么能建立起安全感呢,自尊和自信又从何而来?
爱,不仅仅是给予
奉献常常被看做是爱的体现,但奉献并不是简单的给予。如果你有机会观察鸟类抚养后代的行为,就会发现,当雏鸟刚出生的时候,它们的父母会找来食物喂给它们吃。不过这种喂养的行为不会持续太久,当雏鸟长出翅膀,可以学习飞翔时,父母就会带领孩子练习怎样飞翔、怎样寻找食物、怎样躲避危险。成年的鸟是不允许继续留在父母的鸟巢里的。反观人类的养育行为,不少父母在孩子已经有能力做某些事情时,继续替孩子完成这些任务,看起来好像是爱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样的爱,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