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爱心耐心沟通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2-12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父母的离婚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了解、分辨并感受,则我们也较能有适切地应对问题行为的做法。
  零到二岁的孩子 在反应上会改变饮食和睡眠的习惯;而且情绪较不稳定,常常会没有来由的哭泣。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多抚摸和拥抱孩子;对于孩子行为上的任何改变要有耐性。
  二到六岁的孩子 有的孩子会想用已经断奶的奶瓶喝东西;晚上开始会做恶梦;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时候父母所要做的,就是要经常告诉孩子你爱他;至于孩子的攻击行为,则最好能体谅他的情绪,并温柔的制止孩子所发生的攻击行为。
  六到十三岁的孩子 由于在心理成长上更趋成熟,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例如会感到悲伤;害怕被抛弃;可能会认为自己是造成父母离婚的原因;学校成绩会显出退步的现象;偶尔会憎恨父母双方,可是又常幻想父母复合。这个阶段的单亲父母能多了解孩子的感受;经常告诉他你多爱他;向他保证另一方仍然爱他;经常向他解释,他不是造成父母离婚的原因;有耐性地帮助孩子学校的功课;建立清楚合理的家庭规范,并让孩子明白道理。
  十三到十八岁的孩子 由于在生理上已迈向另一个成熟的阶段,因此在反应上将比其他时期的小孩更为深刻。他们所可能发生的行为反应,此时单亲父母能做的事是向孩子保证自己和另一方的爱;了解他的害怕和帮助他说出来;建立合理的家庭规范,让孩子明白道理而且愿意与大人沟通。


接纳分享情感


  你的孩子需要了解你和他自己的内在感受,当你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也能帮助孩子自由表达情感。你的孩子在注视你,你的表现是他表达内在感受的标准,假如你否认自己的愤怒和痛苦,也会让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和痛苦,压抑情感或掩饰(如强颜欢笑)只有造成亲子关系的更大伤害。
  接纳自己的情感,首先必须说真话,这有助于澄清亲子间的猜疑;其次,利用机会让孩子能没有困难地把内心感受说出来。
  跟孩子分享自己内心的情感,不是发牢骚或吐苦水,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重担加诸孩子身上,因为孩子不能承受过多的负荷。最不好的事是赋予孩子过多的期望或压力,如对孩子说:“好了,你爸爸走了,妈妈现在只有指望你了!”“妈妈不要我们了,今后只有我们两个相依为命了!”之类的话。表达自己的情感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进而增进亲子的情感交流,假如你能耐下性子,明智地选择良好的分享时机和气氛,亲子之间的情感会更融洽,而且会使家庭气氛愈来愈快乐开朗。
  你可以先观察孩子的表情动作或言行,再假设你是他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把他的想法和感受反映出来。重要的步骤是,先描述他的情形,然后邀请或引导他说出来,如果孩子一时沉默不答或不愿意说,不要急切的逼迫他说,因为只要你经常以如此的“同理心”表现,孩子知道你是一直持续地关心着他,到时侯他会说出来的。即使是哭出来,你可以放宽心,这是雨过天晴的前兆。

单亲家庭的孩子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调查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比完整家庭更容易出现封闭自锁,自暴自弃、双重人格,比如,单亲家庭子女存在自我封闭的现象占87.52%,而完好家庭子女占12.48%。
  单亲家庭要区分形式上的单亲还是心理上的单亲。夫妻两人离婚,如果离婚的过程比较平和,离婚之后对方仍然可以和孩子见面,继续关心孩子的成长。相对来讲,这样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并不是很严重。而“心理”上的单亲,就是孩子完全与父亲或母亲关系断离,大多数是因为离婚之后父母双方怀着敌视、仇恨的心态,离婚后的父母选择“生不见面,死不烧香”的处事方式。
  由于缺失父亲或母亲的关爱,就会给一些脆弱的孩子造成了心理障碍,如自卑、忧郁、怯弱、狭隘、孤独、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也更加容易出现封闭自锁、自暴自弃、双重人格等心理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暗示过多,常常营造了一种“被抛弃、被背叛”的感觉,给孩子心理压力;带孩子的一方不愿意让对方与自己有任何瓜葛,更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家让对方找不着。
    在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要多与父母呆在一起。其一在孩子5-6岁的时候,如果这个时期三元关系没有建立好,很容易出现俄底浦斯情结,即恋母或者恋父情结。另一个时期是在十二三岁,单亲家庭中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自卑、孤独又有强烈的自尊心,所以会表现得特别叛逆。

帮助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


  离异家庭的家长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心理学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情绪 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是敏感的,会感受到家庭的细微变化。所以,不要企图隐瞒发生了什么,那样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失去对大人的信任。作为家庭的一员,他有权利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事实,这有助于他的勇敢面对。真诚面对孩子的问题,你们的家庭的确发生了变化,同时告诉孩子,你们仍像以前那样爱他(她)。
  不在孩子面前讲另一方的坏话 不要相互破坏形象或当着孩子的面使用污辱性的语言,一味指责对方。可以告诉他,父母亲就是无法相处了。在这段情绪混乱的时期,绝对不适合对配偶作任何评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
  离异夫妻尝试做朋友 分手后,养育孩子仍是离异双方共同的责任,只有平静商谈教育孩子的事,才能让其有宁静的学习、生活心态。双方要经常保持和孩子的联系,尤其是孩子的监护方,应允许另一方探视,使孩子享受亲情。
  与孩子共同担起家庭的责任,避免补偿心态 不要过度补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要像对待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物质补偿和娇纵都无法替代孩子精神上的缺失,相反可能是任性、暴力的来源。单亲的孩子需要更早地承担责任,才能走向成熟。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避免受害者心态 最好不要向孩子控告对方的无情和不负责任,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创伤作为孩子今后成长的借鉴。孩子需要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他们有自己探索和憧憬的权利。“妈妈不要我们了”“男人都是坏东西”之类的语言,会使孩子失去对人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

单亲子女容易出现双重性格


  对“家庭”敏感——封闭自锁 单身家庭中的子女对“家庭”这两个字非常敏感,生怕别人提到他们的家庭,谈到他们的父母,更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学校老师说,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自卑感强,平时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孩子在学校里,特别是面对来自完好家庭的同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防备他人而不愿意和老师和同学交流。
  缺少完整的爱——自暴自弃 父母“头破血流”的离婚大战,自然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巨大的创伤,大大破坏了他们的心理和感情的平衡,甚至出现了行为的严重偏差。在这些不幸的学生中,他们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完整家庭的子女。父母离婚之后,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时候,难以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因而他们形成了一种特殊心理,特别容易自卑,情绪消极,自暴自弃,做了不光彩的事也不感到羞耻,而且易激动,喜欢骂人,甚至打架。
  自我平衡的能力差——双重人格 由于孤独和内心冲突,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双重人格。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和谐自我的能力。如果父母之间是敌对的,孩子要取悦于父亲又要讨好母亲,当他在与父亲比较亲近的时候,对母亲有一种背叛的感觉,对母亲亲近的时候对父亲没办法交代,内心冲突,找不到自我平衡点,于是就用分裂的防御机制制造了双重人格。

单亲家长教育孩子的要点


  单亲家庭的家长如何消除苦恼,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呢?有关专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其一,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反而怨恨父母。
  其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其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其四,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如果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爱。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庞”。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单亲不是溺爱孩子的理由


  离婚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影响深远,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认为孩子因为爸爸或妈妈不在身边很可怜,从而对孩子特别溺爱。不讲原则的爱,久而久之就把孩子惯坏了。儿童教育专家指出,不管是单亲还是双亲,教育的方法才是关键,父母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就会健康成长。
  十几岁的孩子都“叛逆”  不少单亲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很叛逆,这很让他们头疼。“十几岁的孩子都很叛逆。”专家解释,很多十几岁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做成年人做的事情了,不再想听父母的话,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成熟。碰到这种情况时,很多单亲家长会认为自己付出了别的家庭双倍的努力,却换不来孩子的理解,失落之余,唠叨、责骂孩子就成了家常便饭,原本就有些叛逆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叛逆。其实,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应该以讲道理为主。
  避免男孩“女孩子气”  父爱、母爱中,任何一种爱的缺失,都有可能让孩子的性别角色受到影响。专家建议,对于这种情况,单亲的父亲或母亲可以通过再婚将另一种性别的爱补回来。没有再婚的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同性或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除此之外,父母也要经常给孩子灌输社会上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强化自己的角色,做出相应的角色行为,避免女孩“男孩儿气”或男孩“女孩儿气”。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06号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2024年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