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德育地图由孩子自己探索
“为什么现在还有不少人在热情澎湃地重走长征路?其意义到底深刻在哪里呢?”向我提问的是上海五十四中的高二男生陈智杰.他看了解放日报的长篇报道,今年的
“首先可以了解国家地理和发展的新景观,这是课本、学校以及纪录片无法替代的。除了历练、立志和缅怀之外,这也是种有品位的爱好甚至是生活方式。在上海,不是也有很多人寻找老洋房、旧里弄吗?还有上海人沿万里长城一路走一路呼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呢!”我回答。
“很有道理!今年暑假和国庆长假中,我和同学们也干了件重新发现地理的难忘事情。不过。范围是在社区里。”原来,他和300多住同学事先通过网站寻踪、图书导引、居委访谈,掌握大量地理、历史、文化资料和最新信息.然后再用腿“丈量”社区2.69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以五十四,中为圆心,寻访半径30分钟距离内的所有名人故居、红色教育基地,访问名人名家和劳模标兵。
他的同学施天冥则告诉我,在“用腿调研”之前,从不知道身边居然有这么多名人故居,“3个多月的调研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一位老红军的访谈。老爷爷90多岁了,一个人住,一开始我去拜访他的时候,比较紧张。回来后,我对访谈内容不太满意,所以隔了几天,又去了老爷爷家一次。看到老爷爷一个人生活不容易,我帮他扫地、倒水,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没想到,老爷爷就此打开话匣子,跟我说了很多当年他在南方坚持战斗和参加抗战时的感人故事,收获很大。老爷爷是战斗英雄!”
学生们的走访记录,让一张以五十四中学为原点的“30分钟德育资源地图”逐渐成形。地图上标绘出学校附近地理空间中的德育资源位置,包含场馆、遗址、人物等内容,并附上地图导读说明。同时,他们还用心绘制出了红色文化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两条参观线路,共24个推荐景点,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