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教工队伍建设“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06-08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教工队伍建设“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

(草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徐汇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徐汇区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徐汇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精神。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徐汇区委、区政府提出徐汇教育发展核心理念“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教师队伍发展核心理念“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培养优秀的引路人”,作为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着眼于为学校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教工,包含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全体教师、职工、工人)。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

(一)“十一五”队伍建设总结

1、强化以“身正”为核心的师德建设。

2、建设以“学高”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

3、探索以“分层”为机制的培训组织方式。

4、完善队伍专业发展结构。

“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要求,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从不达标到达标,完成了徐汇区教师发展达标校相应各项指标,由此获得“教师发展达标学校”称号。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教职工人数逐年增多,形成了一支结合配置较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为学校进一步地后续发展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队伍建设挑战

“十二五”期间是徐汇教育“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徐汇教育进入以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学校发展在此间也将要抓住发展“最佳期”、乘势而上新台阶,学校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1、教工教育观念、职业精神的提升刻不容缓。

上海教育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徐汇教育进一步明确“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的核心理念。我校秉承“弘爱求实,人人发展”之办学理念,在落实推进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中,把五十多年办学积淀而成的“弘爱”、“求实”的学校传统与学校进一步倡导、引领的核心价值“自强”、“责任”、“合作”结合起来,奋发有为、不断进取,以执著的实践营造“人人发展”的学校氛围。

因此“十二五”队伍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基本定位要着力于队伍内涵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理想和专业精神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教工队伍结构、专业水平的优化时不我待。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工的人力资源变化的总趋势为稳定。教师队伍是“稳定发展”,职工队伍是“新老更替”,工人队伍是“融入整合”。

故教师队伍“十二五”期间发展的策略是由年龄结构的“稳定发展”逐步达到能力素养的“稳中求升”。

职工队伍在“十二五”期间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职工队伍的带教学习、经验的传承和岗位专业提升亟待在此期间得以完成,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辅助、管理的能级提升,不断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需求。

工人队伍随着“十二五”期间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过渡为由社会相应专业单位的外派人员承担,因此工人队伍的融入学校,整合发展是队伍发展的新要求。

3、教工管理制度改革的与时俱进。

学校教工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改革刚刚起步,考核奖惩、评估晋升、专业聘任等工作尚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推进;以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分配机制在初中部刚刚建立,高中部还有待于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中进行,目前整个完中学校的分配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规范;有效激发教职工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优秀骨干教职工、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第二部分    目标阐述

(一)    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弘爱求实”的示范者,“人人发展”的引领者。

学校的全体教工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者、传承者,更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实现教育目标的身体力行者。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指路引领,育人是教工的工作宗旨和目标,造就高素质的教工队伍是进一步贯彻推进办学理念、形成学校特色、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以“自强”“责任”“合作”的核心价值引领为主题,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关注全体教工全面、主动、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致力优化“人人发展”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以每一位教工的“人人发展”来引领广大学生的“人人发展”,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之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以此推动学生、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工发展,教工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广大教工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树立广大教工自强不息、自觉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明确“弘爱”的基础是责任的思想观念。广大教师要在爱岗敬业中弘扬师爱,体现自身责任,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倡导以合作的方式实现融通,发挥集体智慧,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互相合作、共享合作的有效沟通交流中促进个体发展、群体提升。

(二)    总体目标

以全体教工教书、育人、管理的师德高尚、师能出色、奉献进取、团结合作为主线,以各级各类教工培养为侧重,以制度的规范创新为抓手,形成学校教工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富有学校文化特色的和谐、进步的发展环境。五年中积极争创市、区级“教师发展示范学校”的目标,达到相应指标。

(三)主要任务

1、强化育人为本。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工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完善师德建设内涵,将提升职业理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育人能力融为一体,广大教工力争成为充满爱心、品格优秀、业务精良、道德高尚、行为示范的教育工作者,使得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教工的认可满意度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品牌。

2、优化教育能力。教工队伍的教育专业能力体现在“日常、课堂、细节”。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地增强教职工专业发展的内趋力,促使教师的育人知识和能力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使一部分有特长的教师能力得到有效发挥;激励广大教工不断适应、积累和丰富厚实自身的教育能力,形成自身体现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风格,为个人、学校更进一步地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3、完善培训模式。更进一步地探索分层分类,能够满足不同年龄、职称教工需求的校本培训;夯实基于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组室“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交流学习培训机制;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合作共享;进一步地搭建多层级、多类型的岗位发展平台,以推进教工不同层次的多元发展。

4、深化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岗位管理改革,健全优化绩效工资制度,不断规范推进教工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优秀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建立促进教师和干部专业发展的评估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员、全面、全时、分层、分类、递进”的综合评价系统。

5、提升干部管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校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反思创新,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不同发展阶段干部的相应发展平台,提升学校干部队伍的整体引领能力,带动全校教工的全面发展。

 

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

(一)    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广大教工的法律法规、职业职责的学习,自觉遵守、积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上海市教师师德规范》和《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师德考评细则》的条文为依据,结合文明组室创建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师德教育、评比。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践行师德承诺,开展评选师德标兵、师德论坛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师德先进事迹,形成正确师德导向,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提高广大教工职业的认同感、归宿感、自豪感,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五年中每年安排不少于10学时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学习培训,注重“师德建设与职业职责结合;师德建设与育德能力结合”,以广大教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引领学生。

(二)    育德能力建设

弘扬传承我校“以爱育人”的教育传统,面向每一学生“以爱育德,弘扬师爱,体现教师责任,培养学生责任;以爱育智,探索教与学的规律,研究教法与学法,营造善教乐学的学习环境氛围;以爱育人,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终身发展。”探索以案例研讨、学科整合、主题论坛、讲堂报告、考察学习等形式的育德交流学习,引导教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师德,提高能力。尝试鼓励育德能力强、富有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建立工作室,开展带教型、行动性、组织化的实践培训,以榜样为动力,以实干为平台,推进一部分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开展对教工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广大教工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针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能力。五年中拟每年安排不少于6-8学时专题校本培训。

(三)    专业提升建设

围绕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贴近教工专业成长发展需求,以教育教学实践为重点,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工专业提升建设学习、培训和活动。以“教学五环节”为载体,进行教学基本功评比和校本指导;以“有效教学”为突破口,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辅导和课题实践研究;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平台,进行“多学科主题整合校本课程”更广泛、深入地实践总结,提炼体现学校特色、发挥团体智慧、整合学科资源、引领多元发展的学校课程建设经验;以“新技能”培训为抓手的高科技辅助教育教学运用培训,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以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带动广大教工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行为,交流学习心得、撰写学习体会、反思实践行为。五年中拟每年安排不少于10学时专题校本培训。

(四)分层分类发展

1、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人生导师。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围绕“以爱育人”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实践学校分层“主体性体验实践”校本活动;开展立足日常管理、常规教育的班主任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指导班主任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配合团、队活动丰富班主任育德形式;提高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获得来自学生家庭、家长的配合支持;依托市区两级培训基地,推荐优秀班主任外出学习;构建德育骨干教师梯队,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养;完善班主任队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落实学教处、年级组的班主任培训机制,加强班主任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整体提升。五年中拟每年安排5学时的班主任校本培训。

2、骨干队伍培养。加强学校骨干队伍的“互动性”建设。注重骨干队伍“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奉献意识”五方面意识的培养和树立,以期形成骨干队伍对全校教工的影响,营造学校骨干带头、引领发展的氛围,进行“互动”式校本培训。以区局骨干新一轮三年学习和下一轮推荐为契机,在校内搭建舞台、创设机会,锻炼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以“三奖”(育人奖、耕耘奖和骏马奖)年度评比为抓手,开展全校全员参与的教育教学总结、反思和改进、创新,聚焦优秀、脱颖而出、成就教工、为校争光;引导各类骨干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难点问题开展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从而实现其教育教学管理、自身专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和竞争力的提升。采取每月例会形式进行培训,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对策设计、能力拓展培训、带教指导团队,增加知识,增强素质,增长才干,拓宽视野。

3、教研组建设。着力完善“教、研、训”一体化的教研组建设。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在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争创“学校优秀教研组”活动为抓手,鼓励教研组开展规范、实效的教研活动;加强示范带动、校际联动,建立多形式、多层面的校内外校本研修;积极推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网络教学研究,完善网络交流资源,展开网络研修,共享学科经验资源;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网络课程集体面授远程培训模式。

4、青年教工队伍建设。青年教工是学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后续保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梯队,积极打造一支有事业激情、有专业热情、有师生感情的青年教工队伍。制定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计划;组织青年教师开设教学研讨课;建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资源知识库;提供青年教师锻炼岗位;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比武。五年中拟安排10学分。

 (五)人事制度改革。

    1、深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科学高效、动态调整、依法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级各类岗位。在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工、学校双向自愿选择、合理流动机制。规范完善教工引进“门槛”,根据区师资“十二五”建设规划重点提高新进教师的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积极吸收符合教师条件的非师范大学、特别是“211工程”的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以注重实践、富有特长的原则来扩大教师来源。

    2、健全科学长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义务绩效工资制度;适时推进非义务教育阶段工资改革;坚持按老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坚持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工倾斜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

    3、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校际间交流合作,为教工的学术交流、开拓视野、校本培训提供机会。积极参与区域“学术节”活动,建立相应学校学术研讨、交流平台,为教工形成教学风格提供平台。进一步鼓励广大教工积极申报高一级职称,并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服务。尝试组织校内教有专长的教师总结提炼教学理念、风格特色,为其编撰出版学术专著。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评比。

 

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

(一)    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意识,推进工作落实。

明确职责。学校校长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规划实施的统筹安排、研究指导、协调推进、资源整合和评估监控;党组织负责人高度重视,关注过程,保障成效;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负责规划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管理、认定评估、总结反思和建议改进。

(二)    制度保障

制定细则。根据规划、发展需要,制定相关工作细则(各行动计划的相关细则在实施前由负责部门负责制定),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推进规划实施。五年中拟定完成学校已有制度的整理、完善、编集;根据工作新要求,按照相关程序制定相关制度、条例。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是学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年度绩效考核项目,加强实施的过程管理,不断完善、改进规划,切实推进队伍建设成效。

维护权益。关心教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教工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提高教工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工健康快乐工作和生活,实现教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经费保障

确保经费投入。用好、用足队伍建设经费,确保专项经费使用到位,随着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整不断做到人均培训经费逐年增长。

筹措奖励基金。积极争取拓展队伍建设经费自筹渠道,将自筹资金用于对优秀教师奖励、教育学术交流和骨干教工培训方面。

提高使用效率。加强队伍建设经费的管理,规范使用教师培训和奖励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

(四)    监督保障

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校务公开。

加强总结评估。

  

    (本规划经教代会讨论、审议后实施。)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20116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06号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2024年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