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师之路即弘爱之路:五十四中学大力开展区教书育人楷模事迹读书活动

作者(来源):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2-11-07

赵炯

为彰显优秀教师的思想风貌,弘扬教书育人的时代精神,五十四中学根据教育党工委和教育工会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学校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结合学校师德培训、开展学习型组织、读书活动等载体,根据党总支领导,工会操作,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原则,积极动员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交流和做好总结工作。五十四中学充分利用党总支会议、党员大会、工会工作例会和全体教工大会,从各个层面大力推进我校学习活动的动员部署和读书活动的开展。除了教师个人、团队学习外,从10月中旬开始,每周教工大会上由各党支部委派党员教师宣讲楷模事迹,辅助导学。还计划由工会组织邀请楷模之一第四中学李之音老师来校宣讲,走进楷模互动交流。学校内部论坛上还及时开辟了专栏,要求每一位教职工都上传一篇自己的学习读后感,活动结束后由工会评选出优秀学习体会若干篇并给予表彰,让教书育人楷模的精神渗透到每个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吴洁(书记、副校长)学习教书育人楷模,做人民满意教师

近代的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荣和重要性。徐汇教育是上海的教育高地,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的优秀教师。为彰显优秀教师的风貌,弘扬教书育人的时代精神,徐汇教育开展了首届教书育人楷模的评选活动,并把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编撰成《师爱之路——徐汇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剪影》一书。学校党总支和工会在教育党工委和教育工会的布置下,组织了党员和全校教职工的学习。

“教书育人楷模”陈珺,徐汇职高的烹饪专业教师。16年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道理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中,她先后获得了“中式点心师技师证书”、“西式面点中级证书”、“面点装饰合格证”、“高级营养师”等,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执著的追求,是的,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这份事业,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才会主动地学习,她说:“烹饪,虽然是一门有关厨艺的技能,但也是一种人生的演绎。烹饪的过程,就是成事的过程,也是成人的过程。”施嘉平,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教院英语教研员。“做平平凡凡的事,把平平凡凡的事做好”是老师的工作准则。多年来,不管是“一期课改”,还是“二期课改”,她都是保持着对事业的高层次的最求,她带领着徐汇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地成长。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学之道,“敏于思、勤于行、精于业、淡于名、甘为梯”的楷模。李之音,上海四中语老师。老师深爱这份工作,深爱教过的每一位学生,她采用“朋友+导师”的方法管理学生,她成为了学生的“知音”。袁晶晶,科技幼儿园老师,她一直秉持“为了孩子,修为自己”的座右铭,坚持亲自带班,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舒放、从容。还有周亚平、黄徐娟、洪晟、傅琳、汤莹、钮艺琳等优秀教师,他们每天坚持在三尺讲台上,平平凡凡、扎扎实实。

这些教书育人楷模,立足平凡、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为国家育英才,为人民谋福祉,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彰显了新时期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自身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坚持理想、坚守信念,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奉献者,把个人理想和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教育发展进程中,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著的事业追求,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去;其次,要更多地去发掘学校中的优秀教师,用这些优秀教师的案例,带动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不懈探索,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不断钻研新课程,在教育创新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他们立德树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任、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聂伟(教导处副主任)师爱之路 爱在脚下

“十位‘教书育人楷模’和提名获得者,都是徐汇教育的普通教师。在徐汇这方教育园地里,他们用思想播种,用心血滋润,用勤奋耕耘,默默走过了春华秋实的师爱之路。”——摘自《师爱之路》序

淡蓝色的《师爱之路》,仿佛像包容万千的海洋一样,容纳了所有,那条石子路伸向远方,让人有一种沉静之感。

冒昧借用了《师爱之路》序中的一段话,觉得此中表述就是我读后的最直接感受。“默默耕耘”多年,今天通过《师爱之路》,让我对他们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认识傅琳老师多年了,总觉得她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文静、谦虚又充满了热情,读了《师爱之路》之后,让我对她有了更多了解,她是坚韧的,虽工作繁多,但也一路勇敢地走下来,取得如此多的佳绩,很是难得。

和洪晟老师相识,是在那次“区三奖会议”上,和我一组的她没有任何架子,朴实、自然,像个大姐姐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直至在大会交流时,才得知她曾经的坎坷,对她的经历和作为深感敬佩!她讲话结束后,坐在我的身边,我轻轻地拍了怕她的后背,她朝我点了点头,没有过多的话语,依然了解大家的内心。会后,她因为有工作又从会场赶回了学校,对她的敬业,我佩服万分!读了《师爱之路》之后,这种感受更是强烈,祝愿她——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被称为“拼命三郎“的老师身体康健!

手捧淡蓝色的《师爱之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有感:“因为平凡,所以伟大,为人之师,最重师爱,师爱之路,爱在脚下,一路延伸……”

钱世晔(艺术教研组组长、音乐教师)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师爱之路》这本书,从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言行一致,真抓实干,把内在的师德素养外化为自己积极的实践和行动;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创先,争做师德标兵。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做到认真学习,潜心钻研,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创造出色业绩。因为同为音乐教师,所以其中“与拉杆箱为伴的音老师——周亚平”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南洋模范中学音乐教师周亚平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他认为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提升主要不是靠聆听说教或金钱刺激出来的,而是靠一定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不断磨砺,自然而然地感悟,提升和习得的。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并且主动要求去云南支教两年。老师为人热情,乐于帮助别人。他认为师德是教师的一种境界,就是把学生的实际需求看成是自己的需求,对待学生就象对待自己子女一样。他常说:“只要学生成长需要,就不要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

“忠诚事业、依法执教、恪守师德、严格治教、团结进取、探索创新、诚实守信、乐于奉献”是教师主要精神。从周老师的事迹中,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我们应该像周亚平老师那样从工作当中,进一步体会教育的真谛,老师的快乐,这样就会真正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默默的奉献下去,做一个最好的教师。

鲍仁智(区工会两委会成员、人事干部)

学习了《师爱之路》,徐汇区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中的十名优秀教师的事迹,这些教师的精神和平凡岗位默默贡献确实值得作为榜样学习。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中的十名优秀教师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自己在教育教学岗位已度过了33个春秋,感觉自己与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中的十名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提升自我。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前一段时间,参加一次所教学生聚会,大家畅谈之后,深切体会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教师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有必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一下反思,作为人事干部:应力争做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发挥教育人,服务人,提升人的功能工作中;作为教师:应勇于承担初三毕业班教学,2012年所教初三1班:中考二模(在同类学校排前)和中考化学成绩超区均分,合格率100%,今年继续带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学,应重点关心帮助学困学生,经常性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榜样的奉献精神,一是可以继续发扬优点长处,继续保持工作中的能动性;二是可以修正以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工作而奠定基础。

王丽琼(图书馆馆长)教书育人——图书馆也要践行于实际

通过学校政治学习每周导读《师爱之路》一书,我深深地认识到,师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和性格塑造工程,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

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就谈过图书馆馆员之素养和基本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图书馆事业的进展,对上述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不同,但观点上一致: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馆员的永恒主题,先生指出,在馆员应有之素养中,最重要之点,为应确切认识一己之责任。所谓责任,即明确任务也。与教师为人师之责任一样,中小学图书馆也承担着部分德育教育及阅读素养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德育和素养中学习成长,成了现今图书馆又一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要结合图书馆的发展,着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为师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做到上述的要求,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人为本;提高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引领;学习市区两级新理念,推动我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学校图书馆是利用信息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人才的知识宝库,我要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工作态度,主动服务的精神做好图书馆工作,以实际行动向书中教师们学习。

于倩(总务处)春风化雨 师爱无声

人们总喜欢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来形容教师这个职业。是的,教师,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他们是我们知识上无私的传授者,心灵上温暖的守护者,思想上坚定的导航者。教师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份极负使命感和需要不断传承的事业,既要承袭前辈的经验成果,更有责任将所学所得传授给下一代。秉承这个思想,我们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学习了《师爱之路》一书。

《师爱之路》展示了徐汇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王懋功书记在序中写到:“他们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用思想播种,用心血滋润,用勤奋耕耘,默默走过了春华秋实的师爱之路。”所谓师爱,我想其中应该包含着两层意思吧——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热爱和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不灭的热情,才能深刻认识到这份崇高职业的背后所承载的使命,才能体会黄徐娟老师口中那句“能够教书真的很幸福”所包含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才能像施嘉平老师那样不断研“教学之道”,育“育人之人”。正是因为有了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老师们将这份工作热情和执着化为对学生无私奉献的大爱,正如洪晟老师说的那样:“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爱学生如子女,有教无类。

作为学校总务,我们并不像站在一线的老师那样能直接给予孩子们知识和技能,但我们也在思考着师爱对于我们的意义何在?细细品味之下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局限于字面的狭义理解。所谓师爱,师之大爱,不论工作岗位的性质如何,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都是一样的,不论给予学生的方式如何,但对学生的爱也是一样的。难怪人们喜欢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来形容教师,原来真正的师爱,不需要拘泥于形式,自然细腻,潜移默化。作为学校的后勤人员,我们更需要立足本职工作,展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岗位技能,保障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师爱”。

润物无声,师爱无声,其实爱从来都是无声的,爱是用心诉说,用心聆听。让我们向那些优秀的老师们学习吧,身体力行师爱之道,以师者大爱将教育信仰代代相传。

李陆盛(工会委员、教工团支书)大爱无言 上善若水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到:大爱无言,爱善渡万物而不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我读完了《师爱之路》后,我的脑海中迅速就跳出了这两句话。一开始发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很放在心上,觉得这里面的教师们肯定是高高在上,实际离我们一线教师很远,所以一开始这本书被我晾了好几天。在某一天的闲暇,我抱着随便看看的想法打开了这本书,却被十位老师的事迹所吸引,一口气连着两个晚上读完了它。合上书本,我还沉浸在那一个个小故事中,不能自已。

书中的十位教师有和我一样的中学教师,也有小学和幼教的教师,还有的是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的是主课,有的是我们所谓的小学科。但不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有一点是他们的共性,那就是对学生深深的爱。爱,支撑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兢兢业业。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按时上下班,课堂讲授,课后批改与辅导,业余谈心帮助学生,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渗透着对学生的爱。大爱无言,师爱就是这样一种爱:它如溪流,清澈甘甜,润泽学生的心田;如诗画,意韵深远,陶冶学生的情操;如露珠,滋润吐艳的花朵;如泥土,无私奉献养分。人们常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教师们辛苦一生却清贫一生。然而,只有当你踏上了这个岗位你才会发现,教师这一职业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到骄傲。每逢教师节、春节,那一张张充满深情的贺卡:“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节日快乐!”,看着这些问候,你不觉得欣慰吗?每天晨曦与夕阳中,那一声声“老师,您早!”“老师,再见!”听着这些话语,你不觉得幸福吗?一生桃李满天下,万千桃李竞繁华。我们付出爱,同样也收获爱。

育人楷模的故事感动着我,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我有什么理由不为徐汇教育的明天感到充满信心,又有什么理由不在这条爱的路上坚实的走下去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许许多多普通教师中的一员,我愿与大家共勉。

汤建英(高中年级组长、历史教师)平凡中的执着

从未谋面,但从书中分明读到一种熟悉感、亲切感——这就是上海市第四中学的语文教师李之音老师,她是我们身边的楷模。

李之音老师自称是“幸运”的,一直幸遇良师益友,但她更是勤奋的,崇尚天道酬勤,从她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多方取经,强化内功,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能力,迅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她一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勤奋好学,以获取新知为乐事,读书不止,笔耕不辍;她坚持每周为学生作简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坚持每周三分钟课前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辨能力,坚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借读生义务补课两年半,她的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深深感动着我,在这些事迹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份平凡中的执着,平凡中的伟大。

李之音老师其实就是“知音”,她是学生的知音,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批改着一篇篇日记、作文的同时,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她是家长的知音,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永远会为他们分担、解忧;她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知音,每一次带教都精心设计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每一篇论文都精心阅读,认真修改,甘为他人做嫁衣。

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默默无闻。李之音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私的这种奉献精神。

叶丛啸(物理教研副组长) 薪火相传

徐汇教育开展了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活动,经过全系统推荐选拔,四位教师获此殊荣、六位教师获得提名。在阅读了介绍他们的事迹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上海市第四中学语文老师李之音的故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诠释了“教师”二字的精髓,李之音老师深爱这份工作,深爱教过的每位学生,她在三尺讲台前奉献着一片爱心,经营着一份耕耘。针对高中生独立意识强的特点,李老师采用朋友+导师的方法,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他们。她不仅关心学生的思想,还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在有家长送补习费时,她为让家长没有顾虑,先收下,再以学生的名字开户存款,高考后再把存折交给家长。不仅如此,李老师还关心学生的家庭,在学生家里有变故时,第一时间前去探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永远会替他们分担、解忧。

李老师认为,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也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平时,李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语文的最大魅力是它有化育人格的功能,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

从李老师的事迹中得知,她勤奋好学,乐于获取新知、迎接挑战,不因取得成绩而沾沾自喜。身为组长,以身作则,起到引领垂范作用。面对她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李老师深深感激给予她教诲的导师,除了回报师恩外,她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同样无私帮助带教其他年轻教师。李老师自己的“心之独白”部分写到了她的师傅陆成祥老师,具体说到在满师之后,陆老师为自己修改论文的轶事让我感慨不已。除陆老师外,李老师还提到到许多帮助过她的良师益友,她对每位对她的具体帮助记忆得非常清晰。其中也提到了力挺她任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的前组长魏老师,在自己担任教研组长的初期,给予自己足够的信任,业务上鼎力相助。李老师说:“我不仅得到了这些可敬的长辈们的帮助,还得到组内那些可爱的伙伴们的鼎力相助,没有她们真心相待,我的工作势必举步维艰,我们的语文组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

有关李老师的事迹,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对于李之音获得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我觉得她当之无愧。我归纳了李之音老师之所以能成为教书育人楷模的原因:深爱学生、清正廉洁、业务能力出色、懂得感恩、以薪火相传为己任。这里面无论哪一条都是值得我学习践行的。我将以她为榜样,继续自己的教师之路。

周慧香(初中年级组长、政治教师) 用思想播种 用勤奋耕耘

近日,我仔细拜读了《师爱之路》一书,对于文中所介绍的四位教书育人楷模和六位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获得者的事迹,感慨颇深,也深有体会。

徐汇教育之所以在上海市闻名,是由于有一批批恪守师道、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民教师。正是他们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用思想播种,用心血滋润,用勤奋耕耘,才铸就了徐汇教育的辉煌。由此,作为徐汇教育者的我要准确的对自己定位:那就是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执著的追求与奉献是坚守教师岗位,做好教书育人必备的品格。

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正如在介绍施嘉平老师时所总结的:她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研教学之道”,时刻追求职业与人生的升华。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有料才能给予学生养料,才能让学生信我道,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定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加料,要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敢于实践,身体力行的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在介绍黄徐娟老师事迹时,文中用了“亦师亦友、至情至性”这八个字,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同。教师工作中感情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它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但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是严格要求与热情关心相结合,知识交流与感情交流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后服务相结合,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所以,作为一个教书育人者,要始终真诚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也是教师教书育人中不可缺少的人格力量。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师,我珍爱这一岗位,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立足平凡,精益求精、恪尽职责。

黄映(高中年级组长、语文教师) 爱与责任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最近阅读《师爱之路》一书,不禁深深地被书中这些工作在我周围的教书育人楷模们折服。通过书中全方位的展示,让我们真切了解到这些优秀教师们的实践之路,也让我更深切地理解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对教育就是意味着成功与收获。

虽然每位教师专业领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共性特征:爱与责任。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激发其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人活着,他就应有社会责任感,谁能把社会责任感渗透于心灵之中,谁就对社会有益。要能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爱与责任”,书中的这些教师楷模们告诉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有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质量观和终身教育观。第二,必须有创新性的智慧。第三,必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第四,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律性。

《师爱之路》中的优秀教师们给我们树立了好老师的榜样,不是教条的标准,而是鲜活的形象。一个知识渊博而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精通教学而又敬业乐群的人,一个懂得学生而又善于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一个既严格要求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而又朝气蓬勃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学生所喜爱的老师。

(摄影 徐祖叶)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