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流感
1)病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
2)症状表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通常为干咳)、喉咙痛、流涕、肌肉疼痛、头痛和乏力。小年龄儿童还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应对措施:流感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每年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发挥作用需要2~4周。
给予退热等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二、支原体肺炎
1)病因: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
2)症状表现:以高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表现。
3)应对措施:多数轻症患者可以通过居家护理康复,但需注意观察病情,并且保证充足休息、合理的营养摄入,注意补充水分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如果干咳影响休息或痰多堵塞气道时,可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咳或祛痰药物,并辅以叩击排痰等物理疗法。
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胸痛、精神萎靡等症状,需警惕进展为重症的可能,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肺炎支原体药物,必要时住院治疗。
三、腺病毒感染
1)病因:人腺病毒感染引起,常发生于 6个月至5岁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潜伏期为2~21天,平均3~8天。
2)症状表现:腺病毒感染起病急,常在疾病刚开始就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同时伴有咳嗽、喘息等,部分儿童有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出现严重腹胀。少数儿童有结膜充血、扁桃体分泌物等表现。
3)应对措施:目前没有针对腺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轻症感染儿童多呈自限性,应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过度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呼吸费力、反复高热、明显喘息、咳嗽加重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1)病因: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引起,各年龄段儿童均易感,是5岁以下孩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体。6月龄以下婴儿感染后住院和重症的风险较高。
2)症状表现:RSV感染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段的表现有一定不同。2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病初2~4天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之后很快出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可有呼吸费力或喂养困难等。2岁以上儿童RSV感染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可有发热;也可以表现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3)应对措施:目前没有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居家护理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少量多次喂养,并确保充足水分。对于有慢性心肺疾病的儿童,建议家庭中使用指脉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烦躁或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鼻病毒感染
1)病因: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2)症状表现:以鼻部症状为主,表现为打喷嚏、流涕、鼻塞和咳嗽等,还可能伴有发热,70%以上的孩子症状持续10天以上,少数持续至2周。少部分儿童感染鼻病毒也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诱发哮喘发作。
3)应对措施:鼻病毒感染一般症状较轻且具有自限性,主要是对症处理。若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需要进一步就诊,排除过敏性鼻炎。
六、支气管哮喘
1)病因:哮喘是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情绪变化、哭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很多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
2)症状表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
3)应对措施:哮喘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持续地进行,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记住四个关键词: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按照哮喘发作的情况,哮喘的治疗可分为:
(1)急性发作期:患儿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的症状加重,急性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平喘、抗炎,快速缓解症状。
(2)非急性发作期:在哮喘的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治疗的重点转向长期控制。此时,哮喘儿童应当规范应用个体化哮喘控制药物以抗炎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同时避免触发因素,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做好哮喘自我管理。
七、支气管炎
1)病因: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有时甚至出现混合感染。
2)症状表现:咳嗽是常见的症状。大多支气管炎儿童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逐渐有咳痰。部分儿童可能伴随发热38~39℃,偶尔达40℃,多2~3天退热。
3)应对措施:首先确保儿童拥有充足的休息和饮水,其次可以对症治疗,如适时进行退热处理,或者因咳嗽频繁妨碍休息时,可酌情使用祛痰药物。若出现高热不退、咳黄痰、呼吸急促等病情加重表现,高度怀疑细菌或支原体感染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冬季常见消化道疾病
一、轮状病毒腹泻
1)病因:轮状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所需暴露时间<20分钟,潜伏期<48小时。
2)症状表现:先有低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呕吐、水样或蛋花样大便。轮状病毒腹泻大多出现“三多一少”(大便量多、水分多、次数多、小便少)的特点。严重病例可出现脱水、惊厥,甚至死亡。
3)应对措施:疫苗可预防某些严重或致死性感染;如果不幸感染了轮状病毒,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及时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防止脱水;②需要让孩子远离他人直至病情好转;③及时清理排泄物,放入密封袋后再丢弃;④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二、诺如病毒感染
1)病因: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发生人与人传播,潜伏期为24-48小时。
2)症状表现:从轻度疾病的发热和水样腹泻,到更严重疾病的发热、呕吐、头痛和全身症状。由于容易引起呕吐,所以俗称“冬季呕吐病”。
3)应对措施:对症治疗,预防脱水。采取接触防护措施、保持用手卫生以及环境清洁消毒。